忘记“白加黑”“5+2”,“一带一路”招商的小脸早变了!
| 招商动态 |2016-05-28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的是一个孩子小时候的表现,多少会暗示着其青少年的个性及未来人生的表现。其实,往大了看,国家也和人一样,对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来说,最初的诞生、落地,也同样会预示着未来的某种趋势和走向。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至今,已近三年时间。从2013年提出时的“高屋建瓴”,到目前融入各地发展基因的“润物无声”,“一带一路”战略经历了诞生时的举世关注,目前也到了看似“平静”却紧张有序的落实阶段。
三年来,各地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中,尽显神通,从产业规划,到招商引资,从节会活动,到金融合作,能出的、让出的主意,基本都试了一遍,但效果却因地而异。小结一下各地的表现,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阶段,还是有不少的经验和趋势,值得学习和借鉴。
比如,从招商引资的横切面来看,基于 “一带一路”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产业互补合作,各地在融入该战略时,对招商引资的重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想了不少新的办法。我总结了下,“一带一路”战略下,搞的好的地市在招商上三条成功经验:
第一,地域不再是问题。每次到外地考察,在介绍招商优势时,当地领导无一例外都会提到一个词:区位优势,我们这里靠海,我们这里有好几条高速,我们这里是高铁枢纽......就连原本没有区位优势的地区,也想出了一个词:经济圈,我们这里离几大中心城市都挺近等等。
一路听下来,我国就没剩下什么差地了,处处都是招商宝地。但实际上,商人、企业家还是爱往东部跑,少部分来到了中部地区,辽阔的西部,并没有得到多少“垂青”。
这其实是由招商引资的所处的不同阶段决定的,过去的企业家更看中区位优势,哪里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就去哪里,当时东部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到了现在,中西部基础设施这一块也迎头赶上,差异日益减少,决定企业家选择的其实就是软环境、市场等了。
具体到“一带一路”战略中,这个特点更是明显。原本地处东部,靠海沿江的东部地区,在这一轮政策红利中,反而不如地处内地的郑州、西安等地受益明显。甚至,过去原本占据着绝对区位优势的连云港等地,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也被内陆地区超越。
以对接韩国产业落地为例,原本隔海相望,又具备铁路优势的连云港,被成都,甚至郑州超越。地域优势在目前招商引资中,逐步弱化,如何寻找到更好的对接优势,利用好政策红利,要未来的招商中,会越来越重要。
第二,平台比努力更重要。“白加黑”“5+2”......这几年,各地在招商时,创造了不少新词,总的意思都是要努力,不把招商人员当干部,呼唤狼性,以成绩论英雄。
然而现实中,招商人员不可谓不努力,加班、出差、峰会搞了个遍,新年团拜会,茶话会也搞了不少,但招商效果却不太明显。之所以会这样,就在于,招商领导把努力当成了不思考的理由。
其实,“努力一定成功”的心灵鸡汤,在目前的招商引资上,也越来越不管用了。尤其是对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地来说,有一个好的平台,要远比努力更加重要。
比如,自贸区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中,承载的越来越重要的节点和支撑作用。之前看过一个有意思的比喻,说“一带一路”是两条“丝线”,而自贸区时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只有将珍珠用丝线串联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珍珠链”。
除了自贸区,中韩、中乌、中白、中马……众多的跨境合作产业园区纷纷上马,不仅涵盖农业、纺织、化工等多种产业类别,还包括自贸区经济合作示范区、合建园区等多种合作形式。
其中有以中韩自贸协定为代表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合作模式,有以中国威海和韩国仁川为代表的自由经济区模式,有以西安高陵中小企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园合作模式,有以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代表的“两国双园”模式等等。
各地新建的“一带一路”园区,大都围绕着产业合作的主题。
第三,万万不能错过新业态。都说银行有个通病叫:“嫌贫爱富”,其实招商引资也是一样。各地在招商时,都偏爱央企、国企、世界五百强等,或者说,集中在工业领域,第二产业上。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不少的第一、第三产业企业,经由“互联网+”等技术改造和支撑,形成了一批新的产业业态,具备极强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由于地方招商人员的传统思路,并没有受到青睐。
但在“一带一路”战略落地中,这种传统的思维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比如在产业园层面上,有中意(宁波)生态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杭州)综合试验区为代表的网上丝绸之路模式、郑州航空港区空港跨境产业园模式等等。
努力接受,甚至主动迎接新的业态,才能让招商引资焕发新的生机。
内容转载自公众号
杨建国 了解更多